社會治理之“路”!浙江衢州:整體智治打通難點堵點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郭玲 浙江衢州報道
“縣鄉一體、條抓塊統”改革促進了基層治理的現代化,衢州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群眾幸福感明顯提升。
一網智治 翻看衢州市基層社會治理“一件事”改革清單,試點以來,17項“一件事”累計辦件量達到32032件。攝影/郭玲
國慶長假,坊門街、水亭街、馬站底、中河沿、南街五大商圈成為“南孔圣地”衢州市最熱鬧的地方,人流不斷、車來車往,商圈所屬的衢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柯城大隊的交警們嚴陣以待,但心情卻比往年輕松。不同于曾經轄區內大街小巷的機動車違停頻發,如今,隨著“城區機動車違停治理一件事”改革在柯城區府山街道試點,轄區內機動車違?,F象大大減少,街巷秩序得到明顯改善。
“城區機動車違停治理一件事”改革只是衢州市基層社會治理“一件事”改革的一個縮影。在衢州,這樣的“一件事”改革試點共有17項,幾乎項項涉及民生。
就在國慶長假前的周末,由浙江大學、衢州市委主辦的“‘縣鄉一體、條抓塊統’改革與基層治理現代化”理論研討會在衢州市召開,會上系統總結了衢州市“縣鄉一體、條抓塊統”的改革試點經驗。旨在突出整體政府理念,將跨部門、跨領域、跨層級縣鄉聯辦事項集成“一件事”改革,成為衢州市“縣鄉一體、條抓塊統”改革試點的切入口。
“小切口”破解治理“大難題”
縣鄉斷層、條塊分割等體制短板導致“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極大地制約了基層治理的效能。為統籌推進縣域整體智治,2020年,衢州市被確定為浙江省唯一構建“縣鄉一體、條抓塊統”模式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改革綜合試點設區市。
聚焦群眾“身邊事”、鄉鎮“頭痛事”、部門“扯皮事”,衢州市從高頻事項、高權重事項、群眾企業需求事項出發,將基層治理過程中跨部門、跨領域、跨層級縣鄉聯辦事項集成為“一件事”,篩選形成了17項“一件事”先行先試,嘗試通過“小切口”破題治理“大難題”。
衢州市委編辦副主任鄭應龍介紹,“一件事”通過數字化應用,在線上實現了1個部門牽頭、N個部門響應的機制。而這種機制,正是提高治理效能的關鍵所在。
柯城區府山街道地處衢州市城區中心,轄區內有坊門街、水亭街、馬站底、中河沿、南街五大商圈以及76條商業街巷,還有112個開放式無物業老舊小區,停車難、行車難一直困擾著附近居民及過往司機?!懊刻斓奈顼?、晚飯時間以及節假日,人流量大增,個別車就停在路邊或者路中間,嚴重影響通行?!贬橹菔泄簿纸痪ш牽鲁谴箨牳贝箨犻L兼城區中隊長方云峰介紹道,柯城區日常通行的車輛約有8萬輛,而城區內的公共停車位僅有2萬多個,“從服務端看,需要加強停車引導,增加車位供給,從治理端看,需要明確違停治理的責任主體,提高執法效率”。
今年7月,隨著“城區機動車違停治理一件事”改革在府山街道試點,交警部門成為處理車輛違停的牽頭部門,街道轄區內大街小巷的機動車違?,F象得到很大改善。
“改革前,交警只管理主次干道或者有名字的道路,背街小巷、公共開放區域則出現管理真空,如果由街道社區出面管理,又面臨沒有執法權的尷尬?!狈皆品褰榻B,改革后,明確了交警部門作為“城區機動車違停治理一件事”的牽頭部門,除了擬將人行道的違停執法權重新劃給交警外,還加強了屬地協同,促進交警網格與社區網格“兩網融合”。如今的府山街道,每個社區實行“1+N”執法模式,每個網格確定1名聯系交警,將下沉人員全部納入四維考評,并形成工作閉環。除封閉式小區由社區、物業維持交通秩序外,主次干道、人行道、背街小巷、開放式小區等均由交警部門牽頭統籌處置,實現“一輛車、一件事,一個部門、一管到底”。
啟動改革至今,柯城區試點街道轄區違停平均處置時長縮短66.7%、違??偭客葴p少22.1%,投訴率下降約40%左右。為了方便來到幾大商圈購物餐飲的市民,區內還創新地設立了綠色限時停車位、黃色夜間停車位、海綿共享車位等三類特殊車位,增強停車服務水平。
翻看衢州市基層社會治理“一件事”改革清單,農民建房服務監督、揚塵處置、非法采砂制砂處置、固體廢物處置、欠薪處置、非法加油處置、城區噪音處置、城區機動車違停治理、城鎮燃氣管理、校外培訓機構監管、礦產品管理問題處置、道路交通安全隱患處置、“三小一攤”監管、無證無照生產經營整治、國有土地違建處置、校園周邊安全防控、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幾乎都是涉及民生的事項。每一項“一件事”都有一個牽頭部門及多個協同部門。數據顯示,試點以來,17項“一件事”累計辦件量達到32032件。
在“一件事”改革試點中,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打通不同部門和系統的數據,成為協同高效的重要手段。
在涉及協同部門較多的欠薪處置“一件事”上,數據流動帶來的便利最為明顯。這一由衢江區人社部門牽頭,住建、法院、公安、司法等近30個主管部門和屬地單位為協同部門的聯動工作推進體系,變單部門處置為多部門多層級治理,線上通過欠薪處置“一件事”應用一鍵發起部門協同,信息實時共享貫穿案件調查、證據核實、督促整改等工作環節,大大節約辦案成本,縮短辦案時效;而線下建立處置會商機制,則由牽頭部門負責召集協同部門、屬地鄉鎮(街道)共同會商研判、司法部門及時介入,加快執法執行。
“事前多向預警、事中協同處置、事后法制規范”的欠薪治理數字化工作模式正在不斷成熟?!案袃r值的是我們的預警體系”,衢江區勞動執法隊工作人員劉亞茹如此總結道。她舉例說,欠薪處置“一件事”應用通過流程再造,突出事前的信息研判,通過打通不同部門和系統之間的數據,改變了單一案件的信息來源。如今,企業的水電費、工資清單、納稅記錄等日常監測數據都納入了應用中,一旦出現數據異動,系統會馬上發出預警,人社部門可以提前介入,提供保障,有效推動事后被動處置向事前主動預警防范延伸。
破解難題 龍游縣“三聯工程”數字化組件應用線上運行2個多月,共收集辦理群眾和鄉鎮訴求1.1萬件,辦結率96.6%,服務滿意率96.8%。供圖/龍游縣委組織部
掌上指揮,一網智治
解決痛點、難點、堵點,正是改革的重點。衢州市“縣鄉一體、條抓塊統”改革中,全市各鄉鎮(街道)開展了“一支隊伍管執法”改革試點,即縣級行政執法部門將部分執法權限按照程序交由鄉鎮,以鄉鎮名義開展行政執法。在未增加編制總量的情況下,衢州全市域60%的行政執法力量下沉鄉鎮(街道)。
依托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衢州還打造了市縣鄉一體“一件事”支撐模塊“掌上指揮”。
不久前,衢州市衢江區社會治理中心接到報警稱,轄區內雙橋鄉一豆腐加工點屬違法建筑,需要搬遷拆除。同一時間,社會治理中心在浙政釘上啟動“掌上指揮”,拉入雙橋鄉黨委相關負責人,資規部門、行政執法部門相關人員及村社網格干部,下達拆除指令。一場“云上協同作戰”迅速展開。次日上午,拆除工作順利結束。
“通過‘掌上指揮’,區、鄉、村、格多路并進,整個過程可留痕、可追蹤、可閉環、可分析,處置結果與‘四維考核’掛鉤,權責清單清清楚楚?!贬榻瓍^社會治理中心信息指揮科副科長余佳東介紹道。為快速高效解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多跨事件,實現全區統籌整合聯動,跨界打通融合,扁平一體高效,去年9月,在衢州市實行“兩難”釘釘群運行機制后,衢江區就“兩難”釘釘群事件如何在系統內可留痕、可追蹤、可閉環、可分析進行了探索研究,創新打造了“基層治理四平臺”協同指揮的掌上應用——“掌上指揮”?!罢粕现笓]”相當于為跨層級、跨部門、跨區域事件建立的臨時專班,由此形成的線上治理共同體,可以應用于一支隊伍管執法“1+X”大鎮帶小鄉片區聯動,形成社會治理事件處置“一網協同”,推進基層“一網智治”,目前,已作為數字法治場景化應用在全省發布推廣。
創新“三聯工程”破解聯而不實
“強臺風‘煙花’步步緊逼!”今年夏天,在衢州全市抗擊臺風“煙花”的過程中,龍游縣依托“龍游通”創新打造的浙里黨群心聯心(三聯工程)數字化應用平臺經受了一次實戰檢驗。
7月23日下午3點,龍游縣“三聯工程”數字化應用后臺自動接收到氣象部門的臺風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向全縣1.1萬余名聯村團長、網格長、聯戶黨員一鍵派發防臺工作緊急任務,并通過“未領辦”“已辦結”情況實時掌握任務領取和完成情況,1小時內,263名組團聯村團長全部接收任務同步開始部署;2小時內,561名村網格長接收任務,開展防臺巡查,20名未及時接收任務的網格長同時被系統提醒;1.03萬名聯戶黨員同步接收到任務,并進行聯戶走訪、宣傳教育。在湖鎮鎮希唐村,黨員發現主干道旁多棵大樹被吹倒,形成交通隱患第一時間上報。村兩委組織附近黨員緊急處理,僅用2小時就恢復道路暢通?!芭c改革前相比,‘三聯工程’數字化應用實現了工作部署、任務領辦、跟蹤問效、反饋評價全過程掌握,提高農村應急處置效率和水平?!饼堄慰h委組織部干部徐曉波介紹道。
龍游縣的“三聯工程”脫胎于“龍游通”系統。2017年,龍游縣在全縣推廣“龍游通”,幫助農民“在線辦事、指尖辦事”?!褒堄瓮ā狈奖懔嘶鶎尤罕娹k事、暢通了信息渠道,但也存在智能化程度不夠高、反饋通道不健全、激勵功能不完善等問題。今年1月,借助數字化改革契機,龍游縣迭代升級“三聯工程”數字化應用,將黨員聯戶、兩委聯格、組團聯村“三聯工程”的日常工作職責、階段中心工作等進行量化賦分,著力破解“三聯工程”效能不高、信息不暢、考評不準等問題。
6月下旬,“三聯工程”數字化應用在龍游通App上線,很快便顯現出了作用?!拔覀冊诤笈_打通了基層治理‘四平臺’、浙政釘、浙里辦、氣象局等系統,數據歸集后,排摸出黨支部、黨員、村社的30余個需求數據項?!饼堄慰h新時代黨員教育中心主任陳建峰表示,數據的貫通實現了縣鄉村格縱向聯動、全部門橫向高效協同機制,線上任務派送變“多頭交辦”為“一口子出”,服務內容變“應付服務”為“精準服務”,辦理時效變“滯后辦理”為“即發即辦”,問題處置變“單一處置”為“高頻預警”。
組團聯村干部和村兩委按照“按需成單—逐級派單—線上接單—科學回單—跟蹤評單”的閉環,明確任務、責任,限時辦、馬上辦,一批難題被化解。據統計,龍游縣“三聯工程”數字化應用線上運行2個多月,共收集辦理群眾訴求和上級交辦事件1.1萬余件,辦結率96.6%,服務滿意率96.8%。
更重要的是,平臺可以更直觀地呈現問題的處理情況,讓“聯而不實、聯而不優”的問題得到了更好的解決?!澳膫€村民有事情需要解決,哪個黨員上門聯戶服務群眾了,何時去的,做了什么,群眾滿不滿意,都能在手機上及時掌握?!标惤ǚ暹@樣形容前后的變化,“以前干部、黨員考核由人工來評,現在則由數字系統自動賦分,以技術手段完善監督激勵機制,形成了基層治理數字化閉環,鞭策激勵效果明顯?!彼硎?,“三聯工程”數字化應用聚焦了基層組織工作核心業務,以“制度+技術”突出“可視化、數據化、集成化”,實現對工作各環節、各要素的動態掌控,形成閉環管理機制,有效提升了基層黨建工作水平。
“縣鄉一體、條抓塊統”改革促進了基層治理的現代化,衢州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群眾幸福感明顯提升。今年3月30日,衢州市成功摘得“平安市”并被授予“一星平安金鼎”。今年1至9月,全市各項平安穩定指標保持平穩態勢,各類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30.77%、23.08%。18個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一級指標中,衢州有16個被列為全國標桿指標。
改革沒有終點。衢州市委書記湯飛帆表示,“縣鄉一體、條抓塊統”改革是一項創制性改革,是推動黨委政府整體智治的重塑性變革。衢州市要以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認知,持續迭代“縣鄉一體、條抓塊統”改革,全面融入數字化改革,做到信息全渠道歸集、數據全業務覆蓋、算法全領域躍升,努力推動數字化改革賦能下的新時代“楓橋經驗”衢州新實踐。
?。ā缎】怠贰ぶ袊】稻W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10月下旬刊
來源:《小康》?中國小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