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助力智慧順德 打造智慧村居示范點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袁帥 廣東佛山順德報道
數字化越來越成為一種浪潮,企業要通過轉型來降低成本,提高勞動效率和競爭力,政府也在面臨數字化的轉型,以此改變審批流程,便民利企。
攝影/袁帥
隨著順德區各鎮(街道)、試點部門共31個單位的首席數據官及數據聯絡專員參加順德區組織召開的全區首場首席數據官工作及培訓會議,順德區首席數據官制度正式進入試點實施階段。這只是建設智慧順德進程中的一小步,近年來,順德通過“智慧政務”建設,積極探索推進便民化服務,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切實讓群眾少跑腿辦成事。憑借著不懈的努力和創新精神,在“2021中國智慧城市百佳縣市”榜單中順德區當仁不讓地榮登榜首。目前,順德全區已實現智能預約、自助辦事、掌上辦事,為企業提供掌上智能政務服務立體矩陣,多維度為全區市民服務。
從信息化到數字化跨越
最近,《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從順德區交通運輸局了解到,目前順德已在德勝大橋等6座橋梁、11個方向建成51條采用最新的石英稱重設備、內含感應線圈的智慧車道。車輛駛過智慧車道系統便可自動測出車輛是否超重以及車輛軸承數量,再結合視頻監控識別出車輛高度和寬度。如遇“四超”車輛,系統可自動將相關數據作為執法依據推送給交警,由交警部門對違法車輛和司機進行處罰,實現交警、交通局、互聯網企業等各類交通數據融合。從2020年8月系統投入使用以來,共產生推送456次實時報警信息,成功抓獲“百噸王”超載貨車84輛。除“四超”車輛打擊外,智慧交通系統還可協助交警對擁堵路段進行疏導,在緊急情況下還可以開啟“綠波”模式,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智慧交通板塊是智慧順德項目的重要一環,卻不是唯一一環。來自順德智慧城市建設實施方的佛山市順科智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亮分析稱,“智慧順德這一項目的頂層設計和戰略構架相當好”。智慧順德的框架下分為綜合信息平臺、綜合指揮中心、云計算中心、基層社會治理網格化、公共視頻、智慧交通的“一平臺、兩中心、三應用”,并根據百姓生活實際情況預設了智慧養老、氣象查詢、場館預約等十大場景?!斑@些板塊承載了整個順德區未來政府數字化整合能力的最核心支柱,決定了政府在最短的時間內可以部署多少服務,調動多少資源?!敝炝琳f。
對此,順德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蔡偉表示,數字化越來越成為一種浪潮,企業要通過轉型來降低成本,提高勞動效率和競爭力,政府其實也在面臨數字化的轉型,“哪里的數字化做得好,哪里就將走到前列?!表樀聟^最初做行政服務中心改革就屬于典型的信息化手段,讓百姓少跑路,現在要做的則是通過數字化手段改變審批流程,避免官僚主義?!白鲋腔垌樀?、智慧城市我們有幾方面的考慮,首先,我們意識到小政府服務大社會還是要通過技術手段,用數據精準服務百姓生活。其次是建與用的問題,在信息化改革的過程里,我們發現了應用場景不夠這一短板。積累了很多數據,但企業和百姓卻很少應用,百姓關心能不能簡單點去醫院預約個號,看看哪里有停車位……這讓我們更注重哪些場景讓企業和百姓更有獲得感。搭建系統容易,要真正讓百姓用起來,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系統?!?/p>
時值“順德政務數據應用實驗室”成立一周年,來自與順德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聯合打造實驗室的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中山大學數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鄭躍平表示,數據治理的戰略價值是治理、技術與發展,數據治理的體系是架構、層次與邏輯,在這一點上,順德區政府的做法可圈可點。鄭躍平分析稱,智慧城市發展至今,數字政府的建設需要更多地圍繞政務數據的管理、分析、應用來釋放數據價值,并以此作為整體的核心內容和抓手。在過去一年里,實驗室完成了幾萬份對公眾和企業需求進行的大范圍問卷調查,這些數據便是智慧順德情景設定的依據。
順德區始終聚焦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蔡偉表示,未來順德區數字政府建設需要把工作流程通過數字化手段進行重塑和優化,提升整體的運行效率,并把握好政府各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及“數據統籌和分發”兩個關系。同時,開設更多緊貼群眾及企業需求的應用場景,重視數據的分發和流動。此外,順德區將提高政府數據統籌、部門數據管理、社會數據使用三種能力,最大化地挖掘出數據的資產價值。
構建15分鐘政務服務“辦事圈”
2020年4月,順德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區行政服務中心勇向服務企業群眾辦事的最末端推行改革,聯合順德農村商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順德分行原創性推出“門口辦”政務服務改革,經過了一年多的推進,順德“門口辦”改革初步釋放出“乘數效應”,基本形成15分鐘政務服務“辦事圈”,真正“為群眾辦實事”,實現“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鎮(街道)”,助推了“放管服”改革再深化,營商環境再優化。
一是網點覆蓋最廣泛。從首批上線的21個網點,目前已逐步增加至226個網點,遍布全區10個鎮(街道),基本實現全區205個村(社區)、大型商業區全覆蓋。二是自助終端最密集。打通政務服務自助終端及順德農村商業銀行“超級柜員機”的樞紐端口,通過數據共享,將政務服務事項接入順德農村商業銀行柜員機,整合形成集政務辦事、金融服務一體的“超級柜員機”,目前已上線超500臺,可辦理50余項高頻政務事項,極大方便了群眾辦事。三是銀政合作最深度。9月初在順德農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順德分行226個合作網點中選取20個升級建設為政銀合作示范點。目前,已上線兩批22個政銀合作示范點。通過使用統一標識規范設置“門口辦”政務服務專區,旨在樹立品牌效應和“以點帶面”的示范效應,進一步提升“門口辦”規范化水平建設與服務群眾效能,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優質的政務服務。
同時為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加快推進以“非接觸服務”為主的政務服務方式,順德區大力推動“指尖辦”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應用工作。平臺于2019年11月開始上線運行,以“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為努力方向,大力向社會公眾推行政務事項“指尖辦、網上辦、零跑腿”服務?!爸讣廪k”平臺聚焦市民辦事的難點與堵點,對各類事項的辦理流程進行了優化與再造,主要是先通過順德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在后臺對分散在各政府部門的事項進行梳理及標準化,打通信息系統實現數據共享,再在手機微信平臺、移動設備上實現辦事場景外化應用,使市民利用手機就能辦到以往需要跑到政務服務大廳才能辦理的高頻事項。目前群眾可通過“順德政務百事通”微信公眾號或者“i順德”App兩個入口申請辦理業務,同時平臺依托郵政服務進行材料傳遞,有效減少群眾跑動次數,致力打造線上線下融合、高效的服務新模式。
政務服務事項從線下到線上需要以海量的數據互聯、共享為前提才能實現,為了加強數據中臺建設,為“指尖辦”夯實基礎,順德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在“順德百事通”公眾號的基礎上迭代推出了“i順德”App。作為掌上政務服務的重要載體,“i順德”構建起完整的線上線下政務服務體系。目前,“i順德”App已建設完成五大功能板塊,擁有168個應用模塊、超701個功能事項。內容涵蓋新聞資訊、辦事服務、便民查詢、政務信息、生活資訊等各個方面,不僅融合了全區各大政務服務App的功能和“智慧順德”項目中的民生服務板塊,更為政府、企業和市民構建了一個交流和互動的平臺。當前App注冊用戶數已達86.8萬,為企業、市民累計提供服務超過1303萬次。
截至2021年8月31日,“i順德”App已接入701項政務和公共服務事項,全區約40%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了掌上一站式辦理。即使部分需線下提交材料,也可以通過在線下單、快遞上門取件完成,無需跑腿。在疫情防控期間,“i順德”App有效地引導了群眾選擇“非接觸式”途徑辦理業務,最大程度減少人員流動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為抗擊疫情提供有力支撐。
雖然政務服務移動終端化是大勢所趨,但對于年長的百姓來講,還是更傾向于在窗口辦理業務。對于這類需求,順德區依托銀行、醫院等百姓日常接觸較頻繁且具有公信力的機構,于2014年推出了另一重要智慧便民服務平臺——“市民之窗”自助服務終端機?!笆忻裰啊鞭k事終端與電腦、手機等網上辦、移動辦載體相比,具備獨有的自助掃描、身份認證等功能,操作十分簡便,深受群眾歡迎。截至2021年9月30日,在順德全區布設的“市民之窗”自助便民服務終端達到353臺,共覆蓋全區10個鎮街行政服務中心(站、居委會)、15家醫院和93個社會熱點場所,上線了涵蓋行政、交通、社保、稅務、民生、健康、出行、工商這八大類的129項功能,辦結業務量累計達292萬筆,各街鎮基本實現15分鐘便民服務圈,以打造群眾身邊的服務型政府。
此外,“市民之窗”自助終端作為實現“最多跑一次”和“不見面審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優化營商環境中也踏出了關鍵的一步,實現了商事主體設立登記全程電子化受理。目前,通過“市民之窗”自助終端可實現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內資有限公司三類企業的設立登記自助受理。
打造智慧村居示范點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在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黃龍村,北滘鎮政府以及黃龍村領導多年來始終積極推動村居各項軟硬實力的提升。2017年,黃龍村黨委與延安梁家河村黨支部結對共建,以黨建統攬全局。2019年,黃龍村黨委與北滘電信黨支部舉行了結對共建合作簽約儀式,雙方攜手共同推動鄉村振興。自此,這里踏上了打造智慧村居物聯網示范點的新征程。
5G時代來臨,萬物互聯成為一種時代的潮流,物聯網業務蓬勃發展。2020年下半年,黃龍村委委托佛山電信,引入5G、AI、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為黃龍村打造一個集村居智慧安防管理、消防管理、環境管理、村居老人關懷服務等于一體的智慧村居平臺,提高村居管理、服務水平,讓村民們享受到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
綠色環保 村委特意在公園設置了智慧垃圾桶,通過積分、禮品等激勵,引導群眾參與到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攝影/袁帥
《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黃龍村的“智慧因子”隨處可見。為了防止孩童落水,黃龍村在鯉魚沙公園的河道沿線運用智能化手段加強管理,通過周界監控、廣播聯動,實時監管,紅外線裝置會在有人過于靠近河道時發出提示預警,同時安裝了一鍵緊急呼叫設備,一旦發生緊急事件,村民可以以最快的方式聯系到警務室。為倡導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村委特意在公園設置了智慧垃圾桶,通過積分、禮品等激勵,引導群眾參與到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
解決了農村環境痼疾的“臟”,黃龍村也不放過“亂”。村民們的生活日益富裕,有車家庭逐漸增多,村里車輛亂停亂放的問題時有發生。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黃龍村的智慧村居項目設置了違停地磁?!斑`停地磁可以有效規范村民車輛停放,能夠靈活設置管理時段。例如白天不允許停車,但開放晚上停放,車輛要是在管控時段違停切割地磁的話,會馬上聯動廣播,實時通知車輛離開,同時觸發告警給治安隊,提高處理效率?!痹擁椖控撠熑隧樀码娦旁S興杰告訴《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
黃龍村的智慧燈桿集成了視頻監控、環境監測、LED宣傳屏、一鍵告警、戶外廣播等多種物聯網設備,智慧路燈取代傳統路燈、公安監控等立桿獨立建設的模式,大大提升了村容村貌,提高了村居的管理水平,并支持掛載移動通信基站設備,增強該區域移動通信網絡(4G/5G)的信號覆蓋。到了傍晚,智慧燈桿和戶外宣傳屏會向前來散步的村民播放音樂、村務通知以及文化宣傳等。
鑒于黃龍村是黨建引領村,著力提升村民獲得感與幸福感,因此在進行智慧鄉村功能設計的時候,特意設計了智慧康養模塊。針對獨居老人以及其他長者,提供手環、門磁、紅外監測、天翼看家等設備,通過平臺可以讓義工實時了解長者們的身體情況。同時,也打造了黃龍村民服務平臺,群眾通過“智慧黃龍”小程序進行線上辦事預約、隨手拍、投訴等,提高群眾的辦事效率,實現“最多跑一次”的要求。小程序數據會統一匯聚到智慧村務模塊并從各個維度分析,村民辦事滿意度一目了然,解決了工作人員工作量無法量化和難以評價等問題。
基于黃龍村VR實景的友好交互界面,車輛道閘,監控、煙感、智慧燈桿等子系統數據最終將統一對接到綜合運營中心,實現對綜合管理、智慧安防、智慧停車、智慧消防、智慧康養、智慧村務等多個板塊子系統的統一管理,并對數據綜合分析利用,讓數據可視化,輔助工作人員全面掌握整體運行態勢。另外,為了滿足政府對網絡安全的要求,發揮電信云網安能力,智慧村居平臺加載了DDOS防護產品,確保網絡信息安全。
作為智慧村居改造標桿,黃龍村項目吸引了眾多兄弟單位以及政府單位實地考察參觀,2020年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灣區產業園考察團”也曾到黃龍村實地參觀。許興杰介紹,項目在試運行階段得到的業主反饋數據可觀,村民們和村委會紛紛表示安保效率提升100%,能效管理提升80%,管理成本降低20%,村居專業化服務水平提升30%,村民獲得感提高50%。對此,順德區副區長劉國興表示,希望黃龍方案在其他村居和社區復制推廣,助力順德老舊小區改造,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ā缎】怠贰ぶ袊】稻W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11月上旬刊
來源:《小康》?中國小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