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有所居新策!破解大城市安家難的浙江方案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周宇 周傳人
以“更舒適居住條件”為己任,高質量構建住房“市場和保障”兩個體系,面向未來,浙江提出了新的目標——“住有所居”現代化。
仁北家園保障房項目。供圖/湖州市建設局
對比“七普”和“六普”數據,在過去的十年間,浙江全省常住人口共增加了1014萬人,增長18.63%,增量和增幅分別居全國第2、第3。誓言要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的省會杭州,人才凈流入率連續兩年保持全國第一……人們用雙腳把票投給了浙江。
城市競爭很大程度是人口的競爭,甚至是人才的競爭。在人口流入有增無減的趨勢下,要想吸引和留住人口、人才,安居保障尤為重要。那么,浙江如何破解大城市安家難?
從“住有所居”邁向“居有所安”
“我們小區改造前后變化太大了,不僅環境美了,像個小公園一樣,物業公司也進來了,管理得更好,確實大家心里都很高興?!痹谀虾^桂苑小區已經居住了20年的老居民顧錦銘說。
與顧錦銘一樣高興的,還有劉君,因為熱愛運動的她再也不愁沒地方鍛煉了?!氨热缯f吧,塑膠場地的建設對我們鍛煉者來說,減少了膝關節的損傷;還有中心廣場,一到休息時間和放學時間,居民們都喜歡來這里鍛煉鍛煉,真的是發自內心地感覺到幸福指數大大提高了?!?/p>
顧錦銘與劉君的高興都源自于政府實施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這個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老舊小區,通過改造,實現了它的“逆生長”。
“小區改造后的變化涉及到方方面面,一個是原本緊張的停車位變得寬松了,我們原有不到200個車位,擴容到了600個左右的車位,既保障了居民停車需求,也提升了小區景觀綠化。另外,重建了小區中心廣場,為居民提供了休閑娛樂區域,還新修了一條環小區綠道?!惫鹪飞鐓^黨委書記、社區主任高麗峰介紹,小區自2019年被納入嘉興市中心城市品質提升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后,無論是“面子”還是“里子”,都得到了升級。
“十三五”期間,浙江全省各地著力通過拆除違法建筑、城中村改造、住宅區改造等,拆改面積達到22.112億平方米,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邁出了一大步。其中自2019年全省開展新一輪老舊小區改造以來,至2020年年底,全省共改造小區1015個,建筑面積約3825萬平方米,惠及居民43.5萬戶……如今,在政府的主導下,城中村變社區,老舊小區變景觀,本地居民得到城市發展所帶來的實惠。
“浙江省以‘更舒適居住條件’為己任,著力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通過“一手抓市場、一手抓保障”,不斷改善城鄉居民居住條件,以此打造‘浙里安居’名片?!闭憬〗ㄔO廳黨組書記、廳長項永丹表示。
在本地居民中,還有一些困難群體——低保戶、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
“本以為這輩子住不上樓房了,感謝國家好政策,可算住上能看見日頭的房子了?!奔易×x烏市和欣花園的郭先生說,之前家里三口人居住在20平方米的筒子樓,遇上下雨天,就是外頭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而且平常房子里也見不到陽光。2018年他們終于申請到公租房,一個月除去房屋國家補貼只需交200多元錢。
回望過去5年,浙江全省累計發放租賃補貼16.1億元,租賃補貼年度保障家庭戶數從2016年的2.9萬戶提升到目前的18.6萬戶。新開工各類棚戶區改造住房116.9萬套,提前完成國務院新三年棚改攻堅計劃。老舊城區集中成片棚戶區已基本完成改造,溫州市、紹興市先后成為國務院棚改激勵支持城市。在全國率先開展城鄉危舊房排查和治理改造,實現城鎮住宅一樓一檔、農村房屋一戶一檔,完成26569幢、1866.8萬平方米城鎮危房和21.7萬戶農村危房、7.3萬戶農村困難家庭危房的治理改造,切實提升百姓居住安全感。住房公積金貸款惠及職工家庭超過75萬戶,累計支持住房消費7394億元。
對于未來,浙江則提出了新的目標——“住有所居”現代化。8月,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正式公布《浙江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打造“浙里安居”品牌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分刑岢?,到2025年,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基本形成,住房保障體系和住房市場體系更加健全,居民住房條件持續改善,城鎮商品住房穩定供應,保障性住房供給有效增加,配套設施更加健全,居住功能更加齊備。到2035年,住房的居住屬性更加突顯,住房供需實現動態平衡,房地產市場發展健康,住房保障體系成熟定型,居民住房更加健康舒適,配套設施更加安全智能,基本實現“住有所居”現代化。
“筑巢引鳳棲”和“來了我包機”
區域競爭說到底是人的競爭。近年來,“搶人才大戰”持續升級,各地政府紛紛拿出“真金白銀”吸引大學畢業生、高層次人才等落戶發展。
浙江又是如何解決新市民的住房問題的?“人才公寓”“藍領公寓”等人才安居工程成為浙江的破題之道。
在9月30日前,經杭州市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的A、B、C、D、E類人才均可提出申請,由用人單位審核后登錄“親清在線”平臺或由申請人本人登陸“杭州人才碼”進行線上申報……9月16日,浙江首個只租不售人才公寓——錢投·寧巢明石公寓正式投入運營,這也標志著杭州在落實全國住房租賃試點城市上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為更多在杭人才圓“安居夢”。
寧巢明石公寓由杭州市錢投集團開發建設及運營管理。項目位于杭州市上城區火車東站核心區域,緊鄰德勝高架和滬杭甬高速口,周邊配套地鐵線,交通便利,且學校、醫院、商業綜合體配套齊全。項目總建筑面積為15.8萬平方米,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領銜擔綱設計,提供房源體量1469套,分為三種不同戶型,涵蓋一居室、兩居室、三居室。其中,作為主力戶型的一居室,有別于其他單身公寓,97%以上一室戶型帶陽臺,滿足租住通風采光、晾曬衣物、存儲物品等使用功能。
根據相關規定,經杭州市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的A、B、C、D、E類人才,滿足在杭州無房或已有住房轉讓滿五年的條件,將有不同程度的租金優惠,即A、B類人才免租金,C、D類人才可享受市場評估價格的2折優惠,E類人才可享受市場評估價格的4折優惠。在租賃期限上,D類及以上人才不設租賃期限,直到其買房為止,E類設置了最長6年的租金期限。
此外,該項目利用架空層、共享空間、公區等區域,積極打造集居住、休閑、購物、共享辦公等多功能于一體的人才公寓,形成適合全年齡段的復合業態并存的共享模式。項目自建商業配套“寧巢里”,沿街商鋪及地下商業區即將入駐各類商鋪,業態涵蓋餐飲、娛樂、健身、超市購物等;架空層設置了運動健身區,配備了乒乓球、桌球、桌上足球等設施,中央花園頂樓鋪設了400米的空中花園跑道;公寓還設置了童玩天地、閱讀室、格子儲物、鄰里客廳等各項生活配套,為入住的人才提供全方位更優質的居住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居住人才的創業辦公需求,公寓還打造了“居辦一體化”眾創空間,提供共享辦公區、共享會議室、會客廳等創業辦公空間等。
“來嗎,我包機!”今年2月,在返工復工大潮中,浙江各地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針對返工人員的“待遇”更是高出一籌,包巴士、包專列,甚至包飛機去接人。
湖州對企業新招員工,給予1000元/人的一次性生活補助;對于組團帶員工的,20人以上市外人員到湖州就業的,給予200元/人的一次性獎勵。寧波更是明確鼓勵企業多途徑擴大招工規模,按每人500元標準補助企業,每家企業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30萬元。
而省會城市杭州市率先一步包下高鐵,專列開到貴州、四川員工“家門口”,請員工上車返工。2月16日22時7分,載有近300名貴州籍復工員工的G4138次專列到達杭州東站,這是全國首趟復工人員定制專列。接著,第二趟定制專列,2月17日從成都發往杭州……除了包高鐵,還有包飛機的。據悉,浙江長龍航空GJ8025航班載著154名嘉善企業返崗員工,2月16日從四川廣元機場飛抵杭州蕭山機場,這在全國是首次。
不僅是高層次人才,藍領群體亦是浙江城市建設發展和正常運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包車包機”,還“管住”。
對面就是單價每平方米超過10萬元的樓盤,身處“寸土寸金”的杭州市上城區南落馬營地塊,尚藍公寓一直以來都是藍領公寓項目中的“網紅”。
為了解決外來務工人員租房困難問題,杭州市委市政府2017年底提出為保安、保潔、物業、餐飲等服務性行業的外來務工人員建設專門的租賃住房“藍領公寓”。
經過人臉識別進入尚藍公寓,隨機走進一間房間,房內配備了空調、熱水器、床、衣柜、書桌和椅子等基本設施。公寓內有百姓健身房,10余臺專業健身器材,1元一次、年卡360元,職工書屋與杭州市圖書館實現通借通還……
“這個項目不存在出租率的問題,企業排隊報名、供不應求?!焙贾菔凶》孔赓U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朱宇達表示,藍領公寓房源籌集主要有三條途徑:一是改建將拆未拆建筑,二是閑置土地臨時新建,三是合理利用空置房源。尚藍公寓便是利用閑置土地臨時新建,是杭州市第一個通過新建方式籌建的藍領公寓。
尚藍公寓于2020年9月1日正式運營,建設主體為上城區投資控股集團,杭州上復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運營單位。在租單位主要有杭州飲食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杭州錢江新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等,囊括了餐飲、零售、護理、物業安保等行業。一期項目總用地面積4000平方米,二期項目用地面積約為7124.8平方米,總房間數1549間。
朱宇達介紹,租住藍領公寓可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申請,線下由外來務工人員通過所在單位向各區政府(管委會)申請,相關材料經用人企業、運營單位、管理機構審核通過后,在用人企業內部、政府門戶網站公示,確定租住資格。同時,企業通過杭州“親清在線”平臺申請,無需提供書面材料,由大數據自動比對完成資格審核和選房簽約,實現“在線申請、網上簽約、當天入住”。
鑒于該人員群體實際收入水平相對較低,杭州明確藍領公寓租金不高于周邊同等地段同等居住水平租房市場租金的7折,落實水電價格執行居民標準的優惠政策。
據統計,截至10月,杭州全市累計籌集藍領公寓4.24萬套(間),54個項目、2.21萬套(間)房源已交付使用并啟動租賃受理,目前藍領公寓累計入住2.45萬戶。
惠民生暖民心 截至“十三五”末,浙江全省通過實物配租和租賃補貼實施的公租房保障,累計受益住房困難家庭約48萬戶家庭、84萬人,租賃補貼發放數量從2016年的 2.9萬戶提升至2020年的18.6萬戶。圖為保障房和塘雅苑。供圖/寧波市住建局
讓生活更美好,讓未來更可期
無論是推進本地居民從“住有所居”邁向“居有所安”,還是應對新市民住房問題,浙江均有良策。更難得的是,作為改革的探路者,浙江已把視野投向了更遠處——未來社區。
鳥語花香的家園、親如家人的鄰里、便捷智慧的生活環境,以及產業與生活的相融相生……當“未來”一詞和人們安居樂業的生活單元“社區”相結合時,一幅鮮活的共富共建畫卷已徐徐展開。
未來社區強調開發與運營的一體化,這是一種政府、企業、居民等多方共建共享、協調發展的模式。
2019年浙江省兩會上,“未來社區”被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隨后浙江省迅速印發了《浙江省未來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對未來社區的內涵、目標做出闡釋,提出應聚焦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三大價值坐標,為居民提供鄰里場景、教育場景、健康場景、創業場景、建筑場景、交通場景、低碳場景、服務場景、治理場景等九大場景,并啟動了未來社區建設試點申報……按部署,預計到2021年底,培育建設的省級未來社區試點項目有望達到100個,并建立起未來社區建設運營導則體系。
數字轉型是未來社區試點建設的重中之重。位于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的七彩未來社區,是浙江省未來社區的先行試點,這里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可以清晰地觸摸到未來的模樣。
對照未來社區“三化九場景”的設計理念,七彩未來社區借鑒運用新加坡規劃理念,率先推動公交TOD功能混合建設,讓原本老舊露天的公交中心原址“變身”成為一個現代TOD公交樓:一樓是公交首末站;二至四層為立體停車庫、電影院;頂上還增加了文體服務設施、老年活動中心。
TOD立體公交樓的建設只是起點,七彩未來社區正在打造與交通場景相融合的未來社區衍生場景、結合杭州城市大腦全面構建數字化基層治理場景等,系統性解決社區居民交通出行難、白天辦事難、社區學習難、老人康養難等眾多民生問題。
例如,“瀝家園”小程序,就是瓜瀝鎮在鎮、村社、戶三級治理體系下,以積分制管理的方法,構建起的一個覆蓋社區居民的“七彩云端未來社區”。居民們實名注冊成為“瀝家園”成員后,就可以通過任務“一鍵搶”、辦事“一鍵通”等功能,實現掌上參與活動、辦理事情。
“時間到了,快搶任務?!痹凇盀r家園”微信小程序上,不到一分鐘,垃圾分類的任務就被搶光?!凹茸隽斯?,又有積分可拿,積分還可以到‘瀝·MALL’兌換日用品,我們每天都會點開看看有什么新任務?!币晃黄卟饰磥砩鐓^的居民說。
眼下,七彩未來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在醞釀一件大事——對居民進行全方位健康管理。通過智能手環,社區里百姓一旦發生心梗等緊急情況,健康中心的智慧終端可以提前預警,相關的醫療團隊也可以及時介入?!拔覀兊哪繕耸前堰@個社區2000多名老人的數據上傳,爭取讓數據跑起來,讓我們醫務團隊跑起來,精準地找到這些需求?!痹摻】捣罩行呢撠熑苏f。
項永丹表示,從交通出行到公共服務,從智慧治理到鄰里共享再到智慧醫療,隨著數字化建設的不斷推進,未來社區不僅僅是一座或一群建筑,也可以是數字化建設的一個個場景,而所有的這些場景,圍繞著一個共同的導向——以人的尺度為中心,讓美好生活的愿景照進現實。
?。ā缎】怠贰ぶ袊】稻W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11月下旬刊
來源:《小康》?中國小康網

11月22日遼寧新增5例本土確診在大連詳情軌跡 大連疫情最新消息今天

11月26日遼寧新增1例本土病例在大連 遼寧大連疫情最新消息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