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常態化核酸檢測免費至6月30日 常態化核酸檢測什么時候結束?
導讀:自6月起,上海將公立醫療機構核酸檢測價格下調至16元,多樣本混檢價格下調至3.5元,抗原檢測價格下調至6元,常態化核酸檢測免費至6月30日。
上海常態化核酸檢測免費至6月30日
5月31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消息,為適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變化,滿足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居民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需求,降低疫情防控和社會運行成本,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上海自2022年6月1日起,將公立醫療機構開展的核酸單樣本檢測價格由25元下調至16元,多樣本混合檢測價格由每人份5元下調至3.5元,抗原檢測價格由15元下調至6元。
上海常態化核酸檢測點的檢測服務免費至6月30日。
為什么要自費
國家劃了“常態化”的道,但具體怎么走,各地有不同解讀。此前有的是1天一檢,有的是2天一檢,現在7天一檢、10天一檢都算是常態化。
這就給了不同地區調整的空間。健識局注意到,5月21日,江西新余對普通市民的常態化檢測方案調為10天一檢,健康碼的有效期也隨之調整。
5月27日,常態化的“先行者”杭州也發布通知稱,將48小時的檢測期限延長至72小時,但全市采樣點和采樣力度都不會變化,且將“持續提升采樣便捷度”。
南京市財政局則在5月25日發文表示,會“統籌安排資金支持疫情防控,明確規模核酸檢測經費結算政策”。
5月下旬,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曾格外要求,不能施行“一刀切”式的常態化檢測,要以當地疫情防控需求來決定。如新余、杭州等城市,在防疫的同時兼顧當地市民的生活需求,自然是迎來“一片叫好”。
因為調整檢測政策惹來爭論的也不在少數。
5月28日,四川閬中市宣布,自30日起開始實施第一輪全員常態化核酸檢測,居民需按3.5元/人次的價格自費檢測。通知引發爭議后,閬中市隨即在29日宣布,將檢測全覆蓋調整為“自愿檢測”。
從自費到自愿,一字之差,背后還是費用問題。據《健康時報》報道稱,閬中衛健委工作人員直言:核酸檢測本來就要自費,政府承擔不起。
健識局注意到,除了閬中,甘肅隴西、通渭兩縣也倡議居民每周自費進行常態化核酸檢測,否則將“賦碼提醒”,但沒有明確表示賦碼后的限制。
閬中、隴西幾地要市民自己“買單”,確實有難言之隱。健識局注意到,閬中曾是四川省37個國家級貧困縣之一,直到2019年底才“摘帽”。2021年,閬中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僅有15.2億元。目前,閬中常住人口62.3萬人左右,全員每做一輪檢測,就要花掉近220萬元。對于當地政府來說,這確實不是一筆小數目。
在常態化核酸檢測的要求下,核酸檢測價格正在不斷走低。5月23日,國家醫保局辦公室、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印發《關于進一步降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價格的通知》,要求各地在6月10日前將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單人單檢降至不高于每人份16元,多人混檢降至不高于每人份5元。
2020 年武漢新冠疫情爆發期間,核酸檢測價格高達 200 元/人份,而截至 5 月30日,全國已經有 30 多個省份發文下調政府指導價。
“在 ‘動態清零’原則下,常態化核酸檢測是必然的醫學措施。核酸檢測誰來買單、如何買單,實際上我們應有許多策略可選擇。但在那之前,還有幾個關鍵問題有待厘清:一是常態化檢測的定義是什么?什么情況下當地可“觸動”這一開關?二是常態化核酸檢測到底是誰(政府/社會(醫保)/單位/個人)的主體責任?相關責任主體是否能夠承擔成本?這些問題通過科學的論證之后,才可據此去做相應的政策設計,如立法強制、單位責任、契約合同管理、個人出行限制、責任轉移等。”東南大學醫療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張曉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核酸檢測常態化作為地方公共衛生支出的一部分,即使相關的費用降至成本價,部分本身財政壓力就比較大的貧困地區要進行財政兜底,仍是個不小的挑戰。但如果由個人自費承擔常態化檢測成本,目前還缺乏明確的法理支撐?!鄙鲜鰳I內人士表示。
?。ㄖ袊】稻W綜合健康時報、海報新聞、健拾局)
來源:《小康》·中國小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