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以來 上海市場監管部門立案查處保供違法案件40起
5月15日,上海市舉行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最新情況。
有媒體提問,有市民反映個別供保物資存在適量問題,請問市場監管部門采取哪些措施加強供保物資監管?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彭文皓介紹,保供物資的食品安全方面,市場監管部門構建了三道防線,分別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一是構建食品來源防線。市場監管部門已經與商務部門、街鎮、發放組織者建立工作機制,加強聯動對接,積極做好保供食品供應商經營資質查驗工作。對于沒有經營資質、證照不符、嚴重違法失信的,實行“一票否決”制度。
二是構建物資管理防線。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所提供的食品要來源渠道合法合規,索證索票齊全,標簽標識符合要求,并按照要求做好食品采購、運輸、貯存、分發等環節食品安全管控和記錄,確保所有食品可以追溯。市場監管部門對保供生活物資加強抽查查驗,重點檢查食品來源票證、感官性狀、標簽標識,必要時開展快速檢測或抽樣送檢。
4月下旬以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累計查驗保供物資1461次,抽查物資25686件,開包查驗9769件,快速檢測食品2877件,監督抽檢和應急抽檢77件,協助相關部門發放保供物資2713萬余份。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協助相關部門做好處置工作。
三是構建維護市民的合法權益防線。市場監管部門已建議街鎮對保供物資退換貨有足夠備份,在保供食品禮包上加貼溫馨提示,告知食品品種、數量、貯存條件、供應商聯系方式等內容。如果個別禮包食品出現問題,應及時補發合格品。如果是批次食品問題,立即暫停發放,并召回已發放的問題食品,同時向商務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報告。
如保供禮包涉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市場監管部門堅持“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嚴重違法或屢查屢犯的,實施頂格處罰,直至吊銷許可證;對故意違法、性質惡劣、后果嚴重的,還要追究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等相關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構成犯罪的,及時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今年4月下旬以來,市場監管部門已經立案查處保供違法案件40起,其中2起移送公安機關予以處置。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