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電信網絡詐騙“資金鏈”治理已步入“深水區”
今天(1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司長溫信祥介紹,隨著工作縱深推進,“資金鏈”治理已步入“深水區”。
溫信祥表示,獲取非法資金是電信網絡詐騙分子的最終目的,隨著工作縱深推進,“資金鏈”治理已步入“深水區”。犯罪分子資金轉移的手法、工具不斷翻新,呈現出產業化、專業化、團隊化作案趨勢,治理工作具有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
一是買賣賬戶情況依然突出。這是一個老問題。犯罪分子以高額收益為誘餌,吸引部分風險意識薄弱的個人實名開立銀行賬戶或者支付賬戶后出租出售,幫助轉移犯罪資金。
二是攻防對抗不斷升級變化,打擊難度加大。犯罪分子將詐騙資金偽造成正常的企業、個人資金交易往來,或者利用虛擬貨幣、地下錢莊等渠道想方設法規避監測攔截,打擊難度加大。
三是統籌優化服務和風險防控的壓力加大。當前我國已經建成了多層次、廣覆蓋、現代化的支付體系,有力支持國內國際雙循環和民生服務。但是隨著風險防控力度加強,我們需要充分平衡好安全與效率的關系,做到既嚴密防控涉詐風險,又有效保障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支付服務。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組織金融行業以更嚴的要求、更高的標準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指導商業銀行、支付機構、清算機構全面落實金融行業打防管控“資金鏈”治理各項措施。
一是壓實主體責任。商業銀行、支付機構按照“誰的賬戶誰負責”“誰的商戶誰負責”“誰的錢包誰負責”,持續落實風險防控責任,斷開涉詐資金鏈條,切實做到“支付為民”。
二是統籌平衡風險防控與優化支付服務。商業銀行、支付機構按照便利度不減、風險防控力度不減,優化服務要加強、風險管理要加強,這“兩個不減、兩個加強”原則,在風險防控同時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的支付服務,避免“一刀切”防控過度影響正常業務。
三是要提升風險防控的精準度。商業銀行、支付機構要充分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提升風險識別、攔截精準性。加強對虛擬貨幣等新型領域風險防范,全方位堵截犯罪資金。
四是提高全社會風險防范意識。按照打防結合、預防為先的思路,加大反詐宣傳教育,形成對網絡犯罪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在此提醒廣大社會公眾,為保障自身資金安全,要牢固樹立法律意識,依法使用賬戶,拒絕出租、出借、出售賬戶和幫助他人轉賬,切莫貪圖小利,成為犯罪分子的幫兇。
來源:央視網

上海始發G10次列車一旅客陽性 4月14日上海疫情最新消息今天:上海遭遇大風暴雨有方艙嚴重漏雨

4月11日廣東新增本土19+18 廣東疫情最新消息今天:廣州全市中小學暫停線下教學 廣州本輪疫情已報告23例感染者

上海新增本土“2573+25146”詳情公布 4月14日疫情最新消息:31省份新增本土2999+26318

4月11日山東新增2例本土確診13例無癥狀 山東疫情最新消息今天

上海新增本土感染者超兩萬例 4月8日上海疫情最新消息:上海新增本土“824+20398”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感染“914+25173” 上海疫情最新消息今天

上海新增本土感染者超兩萬例具體情況 4月8日上海疫情最新消息今天 上?,F有本土感染者超10萬例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1189+25141!4月13日上海疫情最新消息今天 上海:被列為封控區的小區繼續開展核酸檢測!

4月12日上海新增本土“994+22348” 上海疫情最新消息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