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華寧:非遺入課堂 少數民族文化代代傳
《小康》 ● 中國小康網 2022-04-21 07:36:47
近日,云南省玉溪市華寧縣通紅甸彝族苗族鄉邀請非遺傳承人走進課堂,向孩子們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苗族刺繡及苗族蘆笙舞,這也是當地小學首次將民族文化納入課堂教學。
玉溪市市級非遺苗族蘆笙舞傳承人楊家林今年55歲,已經吹了大半輩子的蘆笙,他十分贊同將蘆笙舞納入小學教學,對教學也格外上心?!拔抑饕o學生們介紹苗族的蘆笙文化,好教他們唱、跳、吹。學生非常高興,也很愛學,我有信心把他們教好?!睏罴伊终f。
蘆笙舞是苗族的一項傳統舞蹈,于2017年被列為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在民族文化課堂開設前,學生們只能通過節假日地方的一些活動,或通過家人講述了解蘆笙舞文化和技藝。
經過多方努力,蘆笙舞在2021年正式進入通紅甸小學的學生課堂。通紅甸小學采用“非遺傳承人+學校老師”的授課模式,將民族非遺文化和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相結合,三至四年級的學生主要學習理論知識,并開展簡單的實操訓練;五六年級的學生主要是實操訓練為主,學習并掌握這些基本的民族技藝。
同樣被納入民族文化課教學的還有苗族刺繡,在通紅甸山羊母小學,云南省省級非遺傳承人羅永英也被邀請來給學生們教授苗繡技法。她主要是教學生們平針、梭針、套花針、飄針等針法和繡法?!拔液苷J同這種方式,我要把我們苗族刺繡技藝傳承下去?!绷_永英說。
開課半年以來,學生們已初步掌握了基本的苗繡針法和簡單的圖案,每周兩次的“民族文化課”成為孩子們最快樂的課堂。
為鞏固教學成果,學校還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鼓勵孩子們展示刺繡作品、集體表演蘆笙舞。山羊母小學校長浦恩奇說:“通過課堂教學把民族文化傳給學生,讓它們代代相傳下去,受到更多的關注。。(李政龍、普群 華寧縣融媒體中心供稿)
作者:李政龍 普群
責任編輯:王靖羽
來源:人民網
來源:人民網
相關文章
熱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