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縣仙蹤鎮打造“山水田園”好風光
去年以來,含山縣仙蹤鎮立足該鎮自然稟賦,深入踐行“兩山”重要理論,將“山水田園”四大資源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重要支撐,取得良好效果。
六衖山下,“石頭部落”桃花盛開
六衖湖上空,工作人員正在對滑索項目進行最后的調試,伴隨著陣陣破空風聲,測試人員飛快地劃過了這座含山縣境內海拔最高的水庫,引起岸邊圍觀的村民陣陣驚呼?;髋?,綿延十余里的桃花正含苞待放。仙蹤人在六衖山里種下了千余畝的黃桃,此時桃花已含苞待放,正準備迎接第二屆“石頭部落世外桃源旅游節”的游客。
近年來,仙蹤鎮立足六衖村“石頭部落”旅游資源,在持續提升六衖山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前提下,大力發展體驗性項目建設,打造以鄉村旅游為代表的特色產業,豐富景點內涵,讓游客既“有看頭”也“有玩頭”,六衖村落既“得人氣”也“得實惠”。
滁河右岸,河湖庫渠水清岸綠
滁河作為長江的重要支流,是馬鞍山市和滁州市的界河,也是仙蹤鎮北部的重要河流。站在滁河大堤上看去,這里水面清澈,河流與小橋、農田、村莊、清水等和諧相融,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鄉村風景畫。滁河不遠處的任家湖水庫,張塘村正在放養今年養殖的魚苗,這座水庫由村集體合作社管理,實施“人放天養”,不僅為該村集體經濟增加了40多萬元的收入,也一改原來粗放式的魚食投喂,最大程度地保護了水庫的生態環境。
近年來,仙蹤鎮持續開展滁河(仙蹤段)綜合治理專項行動,在滁河沿岸“亂占、亂采、亂堆、亂建”等問題上發力,嚴格落實各項制度。同時,立足鎮內水面資源,大力開展生態養殖、全面提升水面經濟,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田間地頭,稻米蠶桑方興未艾
滁河岸旁的聯圩是含山縣第二大的圩口,此時正值春耕時節,為了種植“含山大米”,仙蹤的農戶們紛紛搶農時忙插秧,到處是一派熱鬧景象。在這里,2021年建設完工的1萬畝高標準農田已經順利通過省市驗收,全鎮的高標準農田達到了9萬畝,占所有耕地面積的70%。金洼、駱集、六衖等3個出列村抱團發展蠶桑產業也出具雛形。在這片土地上,稻米蠶桑這些古老產業,正以嶄新的面貌推動著鄉村的全面振興。
近年來,仙蹤鎮按照縣委縣委政府統一安排,大力發展大米、經果、茶葉等農業種養殖產業,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特色產業在田間地頭“開花結果”,先后建成“含山大米”訂單生產基地5000畝,1800畝茶果林全部栽植,認證“任家湖大米”綠色產品1200畝,正在申請“含山大米”子品牌。
江淮古鎮,傾心建設美麗家園
仙蹤鎮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鎮,該鎮圍繞含北中心鎮定位,深入推進市政公園、田園綜合體、民宿客棧等項目建設,實現溝塘清淤到田園綜合體再到市民廣場的功能定位,將“江淮古鎮”切實打造成為含北人民的“美麗家園”。
全鎮324個自然村全部完成“五清一改”,創建最美村莊28個、最美綠道6條、最美街區4個、最美工廠5個、最美庭院337個。建設休憩場所,投入400余萬元,實施沿河老街改造提升、古鎮博物館建設,仙蹤河廣場提升、汽車站臨時停車場建設等一批集鎮設施建設工程,打造遇仙湖公園、仙人廣場、遇仙湖農莊等特色景點,進一步提升集鎮功能。沿河老街正式開街,老街客棧正在籌備打造中,集鎮人氣不斷匯聚。(王昊宇 鐘倩雯)
來源:人民網

3月15日北京新增6例本土確診 北京疫情最新消息今天

3月17日深圳新增91例病例詳情公布 深圳疫情最新消息今天

31省份昨日新增本土“2388+1742” 詳細數據 3月18日全國疫情最新消息 廣東昨增本土確診74例深圳69例 上海

3月15日遼寧新增24例本土確診9例無癥狀 遼寧疫情最新消息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