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寧國市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化 加速鄉村振興
近年來,宣城寧國市堅持以鄉村振興為引領,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形成以山核桃、畜禽兩大骨干主導產業及茶葉、中藥材、蔬菜(竹筍)三大優勢產業的塊狀經濟格局,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居全省前列。2021年,全市農產品規上企業實現加工值173億元,增速達22.36%。
優化產業布局
突出農產品加工,重點打造南山食品產業園、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園區共有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50余家,2021年園區產值超100億元;獲評省級一縣一業(特)山核桃全產業鏈示范創建、省級農產品加工“五個一批”工程20強縣、20強園;全市創建各類標準化基地面積50余萬畝,形成天目山脈山核桃、東部早筍及中藥材、西部毛竹及名優茶等一批特色產業集群。
緊抓減肥減藥和面源污染治理兩項重點工作,實施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項目,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等適用技術,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連續6年負增長;依托長江經濟帶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建設畜禽糞污綜合治理設施22處,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
落實上級各類大專項項目資金用于產業發展近3000萬元,2022年已安排15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山核桃產業振興發展;推廣各種惠農信貸產品、政策性農業保險,2021年省農擔等機構共發放惠農貸款近5000萬元。
打造特色品牌
大力發展“三品一標”特色農林產品,全市現有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8個、綠色食品認證31個、有機認證15個,寧國山核桃、寧前胡、黃花云尖茶葉、宣城鐵皮石斛等4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先后獲評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山核桃)標準化生產基地等稱號。全市擁有各類農業龍頭企業500余家,其中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數達80家,國家級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省級以上21家,國家級農民專業示范社11家、省級9家,“詹氏”山核桃獲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農產品,“沙埠糧油”獲老字號品牌。
鼓勵支持“三品一標”和規模農產品生產經營單位入駐安徽省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實現農產品從“田間”到“舌尖”的全程追溯;山核桃有害生物防控技術研究獲省科技成果獎,進入國家林業行業標準。
狠抓特色培育
推進水稻、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探索應用寧前胡種植、收獲機械化技術;司爾特研發的“多庫聯動”大數據融合創新被農業農村部評為2021數字農業農村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優秀案例向全國推介,南極鄉獲評2021年國家產業強鎮(鄉),港口鎮被評為省級數字試點鄉村。
引進首農集團、廣東海大集團、紫燕食品等龍頭企業,打造“首農種-海大飼料-順安養-云燕銷-司爾特處理”的全產業閉環模式,其中,安徽云燕食品加大上下游企業招引培育,成功補鏈食品原材料貿易、冷鏈物流、能源供應、家禽副產品加工、油炸堅果產品加工、食品包裝容器生產等類型的6家上下游企業投資,2021年產值超15.32億元,增速達69.59%。
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建成一批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示范點和鄉村旅游示范點,形成7大片區農家樂集群,農家樂(民宿)總數達612家,從業人員近3000人,農家樂年平均收入近20萬元。(吳夢竹 柯寧)
來源:人民網

虹口區衛健委錢文雄夫人自殺系謠言 上海錢文雄事件最新消息!胡錫進:錢文雄離世令人悲痛唏噓

4月15日上海新增本土“3200+19872”詳情公布 上海疫情最新消息今天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1189+25141!4月13日上海疫情最新消息今天 上海:被列為封控區的小區繼續開展核酸檢測!

4月12日上海新增本土“994+22348” 上海疫情最新消息今天
